珠海市水务局: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提

2023-09-06 15:07 来源:热点新闻网

近年来,珠海市水务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我市 " 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 " 的工作总抓手,为珠海经济特区成为全省发展又一重要引擎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提供水务保障。

抓重点工作

推动水务事业再上新台阶

2023 年,我市共推进水务项目 111 宗,截至 7 月底已完成投资 19.59 亿元。珠海市水务局有序推进《珠海市应急备用水源保障规划(2023-2035)》《珠海市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等编制工作,聚力实施 "861" 水务高质量发展蓝图。

重点工作包括构建系统高效的水资源配置网,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我市加快推进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获得省级补助资金 4500 万元;洪湾泵站至南屏水库隧道工程和平岗泵站二期扩建工程已开工建设,推动提升澳门珠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强化供水设施配套,我市印发实施《珠海市给水系统专项规划(2020-2035 年)》,梅溪水厂及其进出厂管有序推进,加快唐家水厂二期项目前期工作,推动给水厂生产能力提升,平岗 - 广昌原水供应保障工程也顺利通过粤澳双方见证的整体竣工验收,保障对澳稳定、安全、优质供水。市水务局还组织制定《珠海市供水工程设计及材料选用技术指引(试行)》,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率和供水质量。从严实施水资源管理,我市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在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专项中取得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积极巩固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成果,推进节水载体建设,加强节水宣传,今年我市获评广东省水效领跑者城市。

构建江河安澜的洪涝安全网。为构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适应的防洪潮体系,市水务局推进新围仔海堤、大门口闸段项目建设,现已进入收尾阶段;小林联围红旗段、平沙东堤等续建项目正按计划实施;界河水闸、大涌水闸等新开工项目已取得关键进展;小林联围斗门段海堤完成施工招标进场施工,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同时,我市加快水库除险加固和维修加固,银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形象进度达到 75%,其他 34 宗二类坝维修任务已全面铺开,总体形象进度约 60%。市水务局还印发实施《珠海市水务工程建设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制度》《珠海市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健全协调机制,优化设计变更流程。高质量推进广昌水闸改扩建工程建设,该工程获得第十五届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

广昌水闸

提升水旱灾害风险应对能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序有力有效防范应对风险,需要坚持 " 民生为要 ",保障咸期供水。面对自 1950 年以来历史第二特枯年份,去冬今春枯水期我市已实施了十二旬抢淡蓄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省水利厅开展了八次应急补水调度,共抢抽淡水 2.94 亿立方米,总供水量 2.69 亿立方米,有效保障珠澳供水安全。坚持 " 生命至上 ",需压实防汛责任。市水务局重新核定水库、堤围、水闸 " 三个责任人 " 和内涝整治责任人名单共 632 人次并在网上公示。我市水利工程均已落实行政责任人并编制防洪应急预案,现已完成隐患治理 38 宗,确保今年度汛安全。1 月至 7 月,全市共疏浚排水管道 1658 公里,清理雨水口 17.0 万座,清理淤泥 1.43 万立方米,建设雨水管网 45 公里,完成 10 处内涝点整治,有效提升城乡内涝预警和防御能力。为构建安全高效的污水防治网,我市持续完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今年 1 月至 7 月全市新建改建污水管网 128 公里,莲洲水质净化厂厂区工程完成进度 91%,不断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其间,城市污水治理提质增效成效显著,1 月至 7 月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 81.4%,污水处理厂进水 BOD5 平均浓度 93.5mg/L。市水务局指导有关方面采取 " 月度 + 季度 " 相结合的巡检方式,持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并督促各区加强市政排水设施日常维护管养,确保安全正常运行。

构建健康和谐的活力碧道网。我市持续深化河长制、湖长制,全市 497 名四级河湖长累计巡河巡湖 21277 人次,共发现问题 1375 个,已全部落实整改。我市在省内首创设置 " 法治副河长 ",不断加强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通力协作;并组织对河湖长制激励工作奖惩情况进行核算,涉及双向补偿金额共计 350 万元,有效提高了各区重视程度。同时,我市还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我市今年截至 7 月底完成碧道建设 20.3 公里,实现城市品质新提升;统筹推进九洲海洋运动休闲基地、金湾区平沙水乡游和香洲区前山河赛艇三个水经济试点,打造出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市水务局还统筹推进流域河涌水环境治理,督促香洲区加快推进前山河治理二期、凤凰河排洪渠范围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2023 年 1 月至 6 月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持续推进 52 条问题河涌整治,45 条通过评估开展巩固提升工作。为切实维护正常水事秩序,今年以来,市、区两级共开展执法检查 247 次,立案 6 宗,罚款 64.2 万元,为我市水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执法保障。在此期间,市水务局与海洋综合执法部门签订执法协作协议,开创跨部门执法合作先河;市水务局代表队参加全省水政执法比武竞赛,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香山湖碧道

构建优质普惠的水美乡村网。我市全面推进 " 百千万工程 " 涉水务各项工作:一是印发《珠海市水务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水利治理工作要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二是组织金湾区、斗门区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持续提升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完成 7 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民生实事任务,助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三是扎实推进我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各项工作,计划本年度内完成我市全部剩余验收任务。四是在达到省政府提出的 " 三同五化 " 目标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完善农村市政自来水抄表到户工作。

构建智能高效的智慧水务网。市水务局一方面加快推进智慧水务一期项目建设,将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感知水利管理对象,为水旱灾害风险防控、水资源与河湖管理、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监管等水利业务场景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目前正开展智慧水务一期事前绩效评估等前期工作,计划于 2023 年第四季度正式开工。另一方面完善决策指挥体系,建成珠海三防指挥系统(水务部分),实现水旱灾害防御日常与应急工作有机结合,建成水旱灾害日常辅助决策系统、应急响应决策指挥系统、移动应用系统、洪水预报模型和水库来水预报模型 , 为有效防御水旱灾害持续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撑。

牢记使命

绘制特区水务发展新蓝图

市水务局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工作,加快推进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提升澳门和珠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资源保障能力。在加快梅溪水厂建设进度和唐家水厂二期项目前期工作,推动给水厂生产能力提升的同时,还按程序印发实施《珠海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近年来,市水务局持续推进水利项目又好又快建设,推动石角咀水闸重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速,继续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重点关注水库、山塘水位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防汛隐患,2023 年我市将完成 19 处内涝点整治任务,完善内涝防治指挥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内涝隐患治理能力和灾害应急处置水平。

不断推进水污染防治。市水务局持续完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督促各区继续做好市政排水设施日常管养工作,2023 年,还将系统推进我市水环境水生态改善,继续协调推进前山河流域、凤凰排洪渠范围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巩固提升问题河涌治理成效;通过进一步健全水行政执法与日常监督、管理的长效协作机制,加大巡查力度,严密监控河道水域。

持续推进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 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我市全面加强水利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强镇联城带村能力促城乡融合。按计划 2023 年需完成 20 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治提升和 1 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目前,治理工程完工,市水务局按期完成了治理效果评估工作。今年,市水务局还将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剩余市政自来水未抄表到户村(自然村)市政自来水抄表到户工作;推进 26.3 公里的年度碧道建设任务,发挥好碧道对水岸经济的牵引效应,统筹落实好造福珠海人民的水务事业。

相关链接

"861" 水务高质量发展蓝图—— "8" 是八大工程:分别是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水安全保障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水美乡村工程、活力碧道工程、智慧水务工程、水治理能力提升工程;"6" 是建设水资源配置网、洪涝安全网、污水防治网、活力碧道网、水美乡村网、智慧水务网等 6 张网;"1" 是形成有利于水务高质量发展的水治理体系。

文:珠海传媒集团集团 苏振华 通讯员 秦力

图:珠海市水务局供图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分享到:0